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竖鳞病是什么原因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金鱼掉鳞是什么原因?(金鱼身上掉鳞)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金鱼掉鳞是什么原因?别着急,教您轻松解决
无特效药。但可用1A3~2A3的海水养浴数日,可恢复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干粉消炎。有一定疗效。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时)换注水,每次换量不超过1/3为宜。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地控制烂鳃病、竖鳞病等细菌病。
立鳞病
治疗:1、初期时,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盐,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没有可用食盐代替,并将温度调高至320c~340c左右,保持恒温,增强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换水四分之一水量(换水时可以家庭热水器行行加温)。
2、市售的鱼类专用药。
如果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及其他病变。
龙鱼饲养
立鳞病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小时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龙患此症的机率较小。
原因:1、季节变换,水族箱温差变化大都会引起此症。
2、水质恶化。
症状:初期鱼的鳞片约5至8片会略为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不做适当处理,则鳞片会逐渐翻翘、红种状似松果,而使鳞片推动保护鱼体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金鱼的立鳞病,也叫松鳞病,病原体是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病鱼体表粗糙,鳞片向外竖起,基部水肿,积有少量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若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即可见鳞片基部有少量渗出液喷出,然后鳞片脱落。严重时,鳞片就像刺猬的毛,片片竖起,干枯松散,鳍基充血,腹部膨胀。
防治方法:1、可选用庆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选用浓度2%的食盐水、浓度3%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也可选用1克呋喃西林,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隔天用药。治疗比较麻烦。需几个月的时间。
2、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射1-2小时间地方。鱼缸如放在窗户边,窗玻璃应是白色的透明玻璃,如是有颜色的玻璃,影响光照,鱼容易得病。你不妨试一试。我养的鹤顶红也曾得过此病,后来用此法,几个月就治好。还有一种办法:
在50升水中加入捣烂的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浴数次,也可治病。
没试过,这种办法比较经济,需要耐心对待哦
鹦鹉鱼立鳞病又叫松鳞病,多为水质引起。
症状: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向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而且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出现这种情况,2-3天后病鱼就会死亡。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鳞囊内有液体,轻压鳞片可喷射出渗出液。不过鹦鹉鱼立鳞病具有传染性,建议是隔离治疗。
治疗:
1、老三样,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可治疗竖鳞病。
2、又或是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鹦鹉鱼立鳞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3、投喂磺胺嘧啶(SD)。方法是先将病鱼养在0.5%的食盐水中,停食两天,使肠道内容物排空,然后放回清水中,把磺胺嘧啶制成小颗粒投喂。每尾0.2克,隔日一次,连续5次。在发病季节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竖鳞病。有腹水的病鱼应先用注射器抽除腹水。
4、盐水浴法:用 百分之二浓度的食盐水,浸洗病鱼 10 分钟,每周一次,连续浸洗 3 ~ 4 次后,继续静养,不久即可好转或治愈。
为了减少鹦鹉鱼立鳞病的出现,建议鱼友朋友们要保持鱼缸水清洁,而且需要严格控制换水温差,所换水温不能超过原缸水的2度,这样就能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了。
金鱼的体色和体型是吸引人们的关键,健康金鱼的鱼鳞是非常细腻,规则,并且闪闪发亮,如果在你饲养金鱼的过程中出现了金鱼掉鳞的情况那就需要注意了,那么金鱼掉鳞是怎么回事? 金鱼掉鳞是怎么回事: 1. 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 2. 如果是缸养或者是池养,不管养的是什么品种的金鱼,如果有锋利的装饰物存在的话,撞上就会导致掉鳞。 3. 竖鳞病,竖鳞病主要是由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常出现在冬季水温较低,或者是换水,水温差距过大而引起的。患病的金鱼体表会变得粗糙,鳞片也会掉落,在麟囊里还带有半透明或带血液体。 如何养好金鱼: 1. 喂食,不要喂买来的劣质金鱼饲料。因为这种饲料淀粉太多,营养差,不易消化,水质容易污染,金鱼吃了营养**,导致金鱼生长就比较慢,还容易得病。可以喂食蚯蚓和生白芝麻,白芝麻很容易买到。金鱼很爱吃,易消化,而且不容易污染水质。 2. 光照,最好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这样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起到防病的作用。同时,由于光合作用,鱼体的颜色也比较鲜艳美观。养鱼要尽量做到预防为主,用药为辅。 3. 换水,要经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换去很多,否则金鱼会不适应。以保持水族箱或者鱼缸中水质澄清至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鱼才长的好,长的快。什么时候换水,没有定论,可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混浊的多换,否则少换。
炸鳞病就是立鳞病,也叫松鳞病。
病鱼鳞片向外张开,竖起像松果状。此外,病鱼还有烂鳍’鳍条基部充血等现象。通常是由于水质恶化,鱼体被划掉鳞片及水中少量含氧气,饲养水温过高等情况下,常会引起此病,较难痊愈,严重时,常死亡。
病原为鱼丝菌,由极毛杆菌引起,有传染性。
初期的可以治疗,治疗方法:
1,把病鱼浸入浓度为5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洗浴,每天2次,每次1小时。
2,用浓度2%的盐水+3%的碳酸氢钠溶液,每天药浴2次,每次10分钟。
3,每40公斤水加0。5克氯霉素浸浴。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及早发现是最重要的,较轻的症状,可以把鱼捞起,放入30~32℃温水中,因为白点虫在这个水温中不能生长。另外还可以用10%的食盐水兑1000千克水进行药浴,连续3天,即可治愈。 扩展资料: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 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点病
一、鱼得了竖鳞病怎么办 鱼得竖鳞病后,需要先给它停食,然后用浓度较低的盐水药浴,浸泡时间在10-15分钟,还可以给鱼儿涂抹红霉素软膏等。这种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平时一定要注意换水,保持水质的赶紧卫生,同时还要让它晒晒太阳,但不能晒得时间太长,以免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竖鳞病是什么原因 1、温差太大:如果换水的时候温差太大,很容易导致鱼儿受到**,从而患上竖鳞病。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很普遍,而且问题不大,只要适当升温并保持温度恒定,很快机会恢复。日常换水的时候也要注意新水和旧水的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 2、水质波动:换水过于频发会使得水质发生波动,从而导致鱼儿患上竖鳞病。因此在平时要控制换水的频次和水量,一般一周换一次即可,每次换水也不要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而且不要**换水。 3、细菌感染:除了换水频繁外,长期不换水也会导致鱼儿得竖鳞病。这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细菌大量滋生,感染鱼体使其患病。因此除了要换水外,还要用药物等给鱼儿杀菌消毒。
此病是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引起的。菌体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革兰氏染色呈*性。此病菌经毒力感染试验,能产生与原发病鱼相似的症状。 病鱼体表用手摸有粗糙感,鱼体后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向上,这样持续2~3天,即陆续死亡。 此病在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常出现,死亡率最高可达85%。此病的流行与鱼体受伤、水体污浊及鱼体抗病力降低有关。 预防高温季节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增氧底保净等改良水质的药物,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泼洒外用消毒剂,如二溴海因、杀灭海因Ⅱ等,预防病原菌的生长。 治疗内服使用溃疡停或菌毒杀星、三黄散加鑫洋稳C的合剂,连喂3~5天;外用鑫醛速洁、聚维酮碘溶液、鑫氯50、二**氯等。 乌鳢竖鳞病的防治按每千克体重复方新诺明6克、诺氟沙星6克、卡那霉素6克制成药饵,每天1次,连用6天。 鲤鱼、鲫鱼等其他鱼竖鳞病的防治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或诺氟沙星口服,每天1次,连用3~5天;**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天1次,连用3~5天。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金鱼掉鳞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
训练泰迪犬听话的技巧
下一篇
狗狗每天喂好多狗粮?